任路同同学,现就读于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,原39中2022届初三2班毕业生。
在39中的生活中,他说道:“整个年级就像一个班一样,同学之间的感情比较深厚,人情味很浓。在这里学习的三年时光中,我逐渐领会了学习中的智慧。”
这里分为四个部分:
一、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理解:预习、上课听讲、记笔记......
二、知识与技能的运用:做作业 考试 ......
三、知识与技能的反思:作业改错 试卷改错与分析 答疑......
四、知识与技能的完善与巩固:有没有巩固与完善?
其实更希望同学们能记得的是,平时主动反思,及时发现问题。找问题的根本原因。解决办法要具体、可行。有时需要“行中知”,“先行再知”。注意解决方案的落实!落实行动!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,这些都是一样的。
有人说:“你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”。对于我来说,三十九中的三年是“当时只道是平常”。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这个有归属感的地方。人生在勤,志达天下,三十九中学子定将不负韶华,以梦为马,用行动践行勤志,用勤志收获知识,用知识铸就辉煌。
王安至同学,现就读于北京四中化竞班,原39中2022届初三4班毕业生。
他这样说道:在我的学习生活中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对于我来说,不论一周再忙,周五的晚上是不属于学习的。有研究表明,人持续投入最大精力最多5天。如果你一直在忙,却不见自己水平的提升,可以思考是不是方向、方法错了,也可以想想是不是效率太低了。一定有无数人跟大家说两年之后的这场考试有多么重要,有人说这是你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,人们的认知总是会停留在当下。
我们会为明天的月考、期中、期末考试紧张,会在中考前的一晚睡不着觉。可是当一切都过去,你上了高中,才意识到人生才刚刚开始。会明白那些曾经视为困难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。这不是因为你战胜了它,而只是因为你看到了它身后的世界。你的视角,变宽广了。中考不会将厉害的人变得不厉害。
所以,我想说,我们的同学,不必为了一场考试而焦虑。它只是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一个事件,它不能改变我们经年累月的积累。我们真正应该焦虑的是,我今天学习了没有?积累了没有?我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了吗?
初中三年,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,不要人云亦云,思考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,思考在未来的世界变化中,我的生涯规划和人生意义。鲜衣怒马,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,壮志心头,扬鞭脚下!
撰稿:于海悦
审核:杨 旭
编辑:郭雪夫